婷阅读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红楼小侯爷 > 第九十四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

第九十四章 万里长征人未还(第2/2页)

    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
、郑建二人,能力不高,忠实度高,可以当作亲卫来用。

    周氏三兄弟都是沙场老兵,其能力最高可当个游击将军,也算不错。

    曹家叔侄和唐向农天赋好,能力出众,则是自己重点培养的大将,可以独自领军整战一方。

    曹家父子自不用说,而唐向农是自己在寻日之间考量其随机应变的能力才发现,这小子脑子转的飞快,随机应变的能力无师自通。

    后来在一些小战役中把他放在身边,有时候让他单独领个几十人执行个任务什么的,他都能做做得很好,所以贾环才把他放在和曹家叔侄同等的地位上。

    而在这么多人当中,徐惠则是贾环暗藏的一张王牌,若是利用其身份扶持他当上鞑靼大汗.....

    这个计划很冒险,贾环目前还未下定决心日后是否要实施?因为他对徐惠的忠心程度还有待观察。

    又想了想这些事,不由得伤神。

    贾环从沉思中醒了过来,众人还在喋喋不休地表述忠心。

    曹家叔侄拍着大腿说日后要为贾环上刀山,下火海,就算是丢了性命,也在所不辞。

    贾环道:“好了,好了,我一直知道你们的忠心。”

    众人这才住嘴,坐回地上。

    “唉”贾环看向天上的月亮,感叹:“今晚的月亮真圆啊!

    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    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”

    “好!好诗!”

    杨延辉带着几个手下,从身后的帐篷里走过来。

    贾环道:“你连这首这么有名的边塞诗都没听过吗?亏你还说你读了好些书呢!”

    杨延辉又被怼了一句,两人整日里怼来怼去的,众人都已经习惯了。

    “额....倒确实没听过这首,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    这么磅礴大气的诗作到底是哪位大才所作?”

    贾环见他是真不知道,只好解释道:“这是唐代大诗人王昌龄所作,名为出塞。”

    杨延辉“嘶”地一声吸了口凉气,满脸疑问道:“这不可能啊?王昌龄的诗作大都是风花雪月之作,怎会有如此磅礴大气的佳作?

    若是有的话,岂不早就名扬于世了?”

    贾环道:“什么!这个时代的王昌龄作的都是些风花雪月的诗?”

    杨延辉更疑惑了,突然觉得贾环是在逗他,恼怒道:“你到底在说些什么?你又拿老子寻开心?

    这么好的诗到底是谁作的?”

    贾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,这他娘的怎么解释?

    杨延辉仔细咀嚼了这首诗,看了贾环一眼,惊问:“我怎么感觉这首诗像是在形容我们此次出征呢?

    难不成是你作的?”

    贾环欲言又止,在杨延辉的逼问下,只能说道:“好吧,他就是我作的了。”

    “嘶!!”

    杨延辉倒吸一口凉气,他刚才仔细咀嚼了一会儿这首《出塞》,越品越觉得此作视野开阔。

    由秦而汉,由汉而唐,时间纵越千年。

    空间横跨万里。气象苍凉雄浑。

    诗中感悟到诗人对于时空永恒,人生短暂,以及个人无法主宰自我命运的慨叹。

    而在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与反观中,好似蕴含着诗人的深沉痛诉:“无休止的战争啊!使多少征人抛亲离乡,暴尸边疆。

    如果龙城的飞将军尚在,就一定能平息胡乱,安定边防。”

    “难…难道真是这小子,这次征战之时有感而发?”

    杨延辉目瞪口呆地看着贾环,明显受到了冲击,那眼神之中,似乎还带着点敬仰。

    大楚文武并重,他家里条件稍微好一点,从小喜欢读书,并不像那些粗糙的军汉一样,不识墨水。

    贾环尬尴地笑着,道:“杨大哥,为何如此看着我....”

    杨延辉收回目光,又低头呢喃了整首诗作:“好一个万里长征人未还啊!想不到你武艺不俗,文采也这么出众!”

    贾环的手下看见杨延辉这副模样,都不太能理解,他们都是些穷家子弟。

    而杨延辉这边的将军一个个细品完诗作以后,也都是带着敬仰的目光看向贾环,一个个感叹不已,无限惆怅。

    好像是在怀念死去的同袍,牺牲的兄弟们。

    夜晚是如此的宁静,贾环见形势不妙,怕人追问,找了个由头带着手下跑了。

    独留下还在伤感的杨延辉等人在月色下,篝火旁,独自惆怅。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十方武圣 火热的年代 大奉打更人 轮回乐园